近日,为表彰先进典型、树立标杆榜样,共青团江苏省委、共青团常州市委分别发布表彰决定,我校团委被授予“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光电工程学院团委、外国语学院团委、人文学院团委被授予“常州市五四红旗团委”称号,航空与机械工程学院/飞行学院飞行技术专业2018级1班团支部、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6级2班团支部、师范学院小学教育(文)专业2017级团支部被授予“常州市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
近年来,在学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学校各级团组织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实施学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素质拓展、权益服务、组织提升”四大行动,紧贴中心求作为,紧贴青年求发展,紧贴基层抓建设,奋发有为、创先争优,为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人才培养中心工作做出了有益探索和积极贡献。
青年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成效彰显。主题教育扎实有效,以改革开放4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与信仰对话”“梦想公开课”“四进四信”等各类报告会百余场。分类引导切实加强,形成了基层团委、团总支和团支部“理论学习”“实践养成”“仪式教育”等分层分类引导格局,构建了校、院、支部三级青马工程培训体系,校级“青马工程”培训班培训学生骨干500余名。品牌工作彰显成效,校团委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成立的“青马红色理论宣讲团”以及相关项目分别获评江苏省理论宣讲优秀志愿服务团队和第四届江苏志愿服务展示交流会金奖项目。榜样引领扎实开展,通过举办“我的青春故事”报告会、“素养公开课”等活动,充分发挥榜样引领和“浸润式”育人作用。
青年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稳步提升。制度平台体系逐步完善,制定并印发《常州工学院“第二课堂”实践学分认定指导意见》,推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深度融合。社会实践工作成果突出,学校连续四年获评江苏省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志愿服务工作卓有成效,围绕学校“为地服务”的办学定位,形成了“校园志愿服务品牌化、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大型志愿服务项目化”的工作模式,多次获评江苏省青年志愿服务行动组织奖、江苏省青年志愿服务事业贡献奖。社团建设质量稳步提升,按照“大力建设专业学术类社团,创新引导文化艺术类、体育健身类社团,积极支持志愿服务类社团”的工作思路,出台相关文件,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第二课堂主阵地作用。艺术实践彰显美育特色,始终坚持“打造精品化”和“提升覆盖面”并驾齐驱的思路,通过加强校级大学生艺术团建设,挖掘美育工作深度,通过积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和加强艺术类社团建设,拓展美育工作宽度。
共青团组织执行力不断增强。基层组织工作常抓不懈,严格执行“三会两制一课”制度,集中开展团支部整理整顿工作,扎实推进“智慧团建”工作,精准开展学社衔接,每月出台主题团日活动指导意见,并开展最佳主题团日活动申报评选工作。团学队伍建设不断加强,通过团校培训、挂职锻炼等形式不断加强团干部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帮助团学干部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工作作风、提升工作能力。共青团理论研究工作有突破,获批团中央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立项课题、江苏省学校共青团研究重点立项课题、江苏省学校共青团研究立项课题各1项。
此次获评“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既是上级团组织对我校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的肯定,更是一种鞭策与鼓励。校团委将以此为动力,团结带领全校团员青年,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优良的作风、更加扎实的举措,奋力推进学校共青团事业的改革创新,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校团委顾勇/文摄 许文婷/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