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0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镜头中的三下乡”活动遴选结果公示,我校团委荣获优秀组织单位奖,经济与管理学院“刻纸公益行——跃然纸上的匠心”为公翊善团队、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赴连云港黑林镇助农脱贫”两个实践团队获评优秀视频奖。这也是我校首次获得社会实践国家级集体奖项。
今年7月,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校团委以保证学生健康安全为首要前提,妥善筹备、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参与属地化、常态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校团委注重探索创新“互联网+社会实践”新模式,鼓励师生采取“云组队”、“云调研”、“云访谈”等网络形式开展活动,推动社会实践线上线下融合联动。组织实践团队围绕“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助力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实践主题,从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实践、创新创业实践、专业行业调查实践等方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经过层层筛选,共有46支校级社会实践团队获批立项,各学院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安全教育,落实安全责任制,增强指导老师和学生安全意识。组建专业化指导教师团队,确保活动指导有力、过程可控,有效引导青年学生团队精心设计策划团队实践项目内容,在实践过程中精诚合作,把专业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深入基层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助力脱贫攻坚,参与乡村振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用辛勤汗水和欢声笑语谱写青春最美华章。社会实践成果被《中国青年网》、《中国红十字会》、《中国共青团杂志微博》等国家、省、市媒体关注报道130余次。
在“产教融合”和“创新创业教育”办学特色的指引下,校团委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将社会实践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将课本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汽车工程学院青橙柠檬小队结合疫情防控需要,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设计完成消杀机器人,利用3D地图模型帮助机器人进行导航、定位、路径规划,助力疫情防控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绽放战疫青春 坚定制度自信”社会实践宣讲团结合当下疫情防控治理措施,讲述抗疫期间的中国故事、中国英雄、中国精神,从校园走进社区,从理论走向实践,弘扬奉献精神。我校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通过社会实践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
(校团委 陈琳/文图 顾勇 许文婷/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