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践进行时|守青年担当—外国语学院学子参与河南防汛救灾志愿工作

作者:外国语学院 严竹安/文 王叶寒、尤传龙/摄 刘一鸣/审核发布时间:2021-07-30浏览次数:827

近日,河南出现洪灾,多地受损严重,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在迅猛洪灾面前,有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人民子弟兵,有横幅救人的街道社区,有跪地急救的年轻医生,有无数慷慨解囊的中国企业,还有太多太多令人动容瞬间。除此以外,高校学子也在为抗洪救灾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作为广大防汛救灾的青年志愿者的一员,他们奋勇先行,践行使命担当。

搬运物资、分发物资、宣传募捐…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在这场防汛救灾的战役中,彰显了青年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身在家乡的他们,尽管也为暴雨所困,但他们仍然在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青年志愿者的故事。

“行动绝不能预备”

“从未想象过,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就发生在这片我生活了十八年的土地上——郑州。”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19日语一班的王叶寒如是说道。家住郑州的王叶寒同学从暴雨开始就经历了这场洪水灾害。她所居住的小区由于洪水的原因,已经连续停水超过了72小时。


为王叶寒和其他志愿者们分发物资

   在灾情稍有缓解之后,王叶寒同学积极参与了志愿者征集活动。她说:“我是一名预备党员,这时候我必须发挥我的作用。”23日下午,她与其他9名志愿者赶往社区服务中心,将1000箱矿泉水从卡车上搬运到大厅,随后开始了物资分发工作。她负责把箱子中的矿泉水一一搬运到指定位置,并协助核对前来领水的居民所居住的楼栋及门牌号,以确保每一个物资都能发放到位。

  为王叶寒同学搬运发放矿泉水

志愿工作一直持续到当晚九点。“整整一下午的志愿活动的确很累,每当我感到体力不支的时候,我就想到还有那么多人民子弟兵,那么多救援团队在为郑州,为河南作出努力,我觉得我还能坚持。”在这次洪灾中,王叶寒感受到了在面对灾难时,中华民族团结互助一致抗灾的决心。当她看到每位领取到矿泉水的居民脸上绽放的笑容,高兴和自豪油然而生。

“洪水无情,人间有情”

“这次河南灾情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一个民族的风雨兼程,砥砺前行。”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19日语一班的尤传龙同学说。他的老家在河南信阳,小时候他已随父母搬去苏州定居。当洪灾来临之际,因担心家里老人的安危,他便和父亲自驾返回河南,照顾奶奶。

在确保家里老人的安全后,他加入了当地志愿者的队伍中去,河南信阳市平桥区路段积水很深,“因为暴雨之下,地面情况完全被掩盖,无法准确判断积水情况,一旦滑入低地,十分危险。”他便和其他志愿者在此路段设立警告标牌,告诫居民在此路段不要开车到处跑,尽快去到安全位置。接着,他又随志愿者队伍协助清理路面集水,清理当地高中内的积水。在信阳汛情有所好转后,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去上海,返回了他的实习岗位。身在上海的他,仍然心挂家乡,捐款、搬运物资,他一刻未停。


为尤传龙同学和其他志愿者清理积水

  “来自四面八方的援助让我们河南灾区的群众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情怀与温度。作为志愿者,我感到很荣幸,运送过去的不仅仅是救援物资,更是一份份诚挚的祈祷和人性的温暖。”尤传龙说。

(外国语学院 严竹安/文 王叶寒、尤传龙/摄 刘一鸣/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