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践进行时|掐丝珐琅非遗传承人黄洪德座访外国语学院

作者:外国语学院 张志龙/文 裴晓青/摄 俞贤辉/审核发布时间:2021-07-30浏览次数:829

2021717日,外国语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小队——“宫匠传奇·非遗掐丝珐琅团队邀请掐丝珐琅非遗传承人黄洪德先生座访学院,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掐丝珐琅理论知识座谈会。

一开始,团队成员张志龙提到关于掐丝珐琅非遗传承人身上的责任和使命的相关问题,黄老先生解答说,市场环境和历史背景是影响传统文化弘扬和保护的关键因素,责任与使命是共存的。掐丝珐琅的市场空间很大,影响范围深远。一代又一代黄氏家族传承人的不懈努力,以及发挥出的工匠精神,推动整个掐丝珐琅产业、行业的发展。今天我们在座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老师和同学们所做出的努力,也是在为传承掐丝珐琅文化做出了一份重要的贡献。

关于黄洪德先生一手创办了“延陵工艺厂,团队成员蒙俐安询问到关于延陵工艺厂的发展过程中有何困难时,黄老回答道:掐丝珐琅的技术还要继续延伸,因为这是我所热爱的,要认真、专注做好一件事。困难有很多,比如市场的恶性竞争,资金压力,人才断裂,产品销售途径等等。压力肯定还是有的,但绝不能半途而废,再苦再难也要将非遗掐丝珐琅文化传承下去。

目前市面上的出现的掐丝珐琅产品良莠不齐,黄老也向学生们进行了详细解读,介绍了黄氏家族掐丝珐琅画,健身球和项链等作品,并指出与目前市场上的一些掐丝珐琅作品之间的差异。黄氏家族掐丝珐琅画选材之讲究,做工之精细,才创作出如今远近闻名、独树一帜的常州掐丝珐琅作品。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学习是每一名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必修课。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学习非遗文化知识,也在实践中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明确的规划。本次座谈会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理解了黄氏家族掐丝珐琅画的发展历史,实践和学习了制作掐丝珐琅画的基本工序流程和理论知识,深感非遗文化传承的责任和使命。同学们纷纷表示,在弘扬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的道路上,我们一定薪火相传,砥砺前行。 


(外国语学院 张志龙/文 裴晓青/摄 俞贤辉/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