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荇国学社开展“华夏汉风”礼制线上初赏活动

作者:青荇国学社 华倩如/文 方世辉/摄 校团委 李殷 陈琳 顾勇/审核发布时间:2021-11-15浏览次数:604

为弘扬中国古代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帮助同学们拓宽视野,了解礼乐制对中国古代以及近现代的影响,青荇国学社于11月6日下午举办“华夏汉风”礼制线上初赏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学习不同服饰产生的历史背景,人文因素以及服饰变化,希望通过服饰的变迁,以小见大,让同学们领略古典礼仪以及哲学思想。

礼乐是一个很大的范畴,本次活动以服饰礼仪为主。《管子》记载“夏桀时,女乐三千,皆服文绣衣裳”,《孔雀东南飞》中“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这些古籍都谈论了服饰着装。古代的服装设计在保留了原有的实用功能外,利用各种艺术方法美化服饰,使其作为人体装饰,标识身份,象征哲理等,超越了实用的形态功能,成为历史的记忆,文化的代表。活动以时间为主线,对于汉服的出现,发展,继承进行分点叙述,以点到线,进行二次延伸,解释汉服中蕴含的五千年文化内涵。在讲到褙子时,同学们都不太熟悉这个形制,纷纷提出了如褙子哪个朝代最为流行,有什么特点,是否男女都适合等问题,社长慕慧丽为同学们一一解答,对于感兴趣的形制他们还截图拍照以作留存。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了解华夏礼仪方面的知识,了解了华夏礼制内涵,提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对于“汉服”这个概念本身有了理解,而且对于汉服结构的名称也有了初步概念,同时了解了它背后的文化内涵。同学们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可以理解礼仪之邦、衣冠上国的内涵,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感悟中国的灿烂文明与精神气质,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尽自己的一份力。


(青荇国学社 华倩如/文 方世辉/摄 校团委 李殷 陈琳 顾勇/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