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宣传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提高同学们的非遗保护传承意识,11月19日14:00时,青荇国学社在天枢楼B208举办了“刻纸于形,传承于心”刻纸活动。本次活动由青荇国学社负责人慕慧丽主持,共48人参与活动。
刻纸是剪纸的分支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即有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尚。后来逐步发展,在节日中,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的故事,贴在窗户、门楣上作为装饰,也有作为礼品装饰或刺绣花样之用的。本次活动中,青荇国学社负责人介绍了刻纸的步骤:先用胶带将纸张固定,再根据纸上的图片,用刻刀等工具裁剪,将纸上的图案刻出,最后将刻好的纸进行装裱。伴随着轻缓的音乐,刻纸之旅便正式开始了,同学们或心无旁骛地刻画,或与身边好友互相交流刻纸技巧;刻刀在同学们灵巧的双手上飞舞,刀尖划过纸张,仿佛在纸上舞蹈,发出沙沙的声音,勾勒出一个又一个鲜明的人物,刻画出一道又一道美丽的风景。经过同学们一段时间的努力,有的刻画出栩栩如生的经典人物,有的描绘出鬼斧神工的大好河山,虽有些同学还未完成,但大家都沉浸其中,感悟非遗的韵律。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了解了刻纸相关知识和中国非遗文化的内涵,感受了非遗中所蕴涵的技艺之美、匠心之美。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深入了解和学习非遗技艺,保护和传承中华瑰宝,将非遗与生活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联系,不断在新时代绽放异彩。
(青荇国学社 张乾煜/文摄 校团委 李殷 顾勇/审核)